百叶窗
时代变革的脚步无法阻止,但当我们凝视百叶窗时,却给了人们喘息的空间,隔绝的是焦虑的蔓延,相通的是心中的幻影,在开合之间,窗外的景色在一条条遮盖之中展现与消失,不是融化而是被合理的切割,人需要距离而又害怕远离世界带来的不安感,百叶窗后的悠闲就是最好的避风港。
传统的玻璃窗,通透的同时,也让自己暴露在外界的目光之下,虽然可以拉起窗帘,但同时也蒙上了自己的双眼。毛玻璃,模糊了开闭的界限,虽然没有“是否拉窗帘”的犹豫,但是也主动放弃了对真实的追求与探索,而百叶窗则不然,既可以达到接近玻璃窗的通透,也可以接近窗帘之后的隔绝,窗子如此,人心亦然。
百叶窗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学会辨别信息”这句话已经不再适用,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信息量达到一程度,光辨别可能就会耗尽所有精力,最后仍然还是只能徒劳的被动接受,就像要把整袋的小米大米混合物分开,最好的方式不是人工一粒粒挑选,而是用筛子,甚至有时候因为量太大,筛子的速度也变得不可接受,那就只能用类似密度与浮力原理的工具,把混合物直接倒入水池中之类的适合于信息爆炸年代筛选信息的新方法了。
而百叶窗,就是这样的工具之一,当信息过多的时候,稍微下拉,规则的屏蔽掉一些信息,注意,这是规则的切割与屏蔽,不是要直接卸载微信与微博,而是减少聊微信与刷微博的时间,这就是百叶窗的特点,对信息进行规则屏蔽,而不是主观的一刀切。
当然前提是建立在我们有凝视的欲望的前提下,现代社会快速的生活节奏,与水泥房子中蔓延的焦虑与傲慢,让我们早就丧失了凝视的审美,凝视星空,凝视窗外,成为了只在小说中才能见到的情节,短视频的兴起,更让手机屏幕取代了星空与窗外,成了现代人“凝视”的主要对象,已经厌倦了处理信息,只想要被动接受。这是非常危险的,在信息时代失去自己的“口味”,意味着可以轻易的被洗脑,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变得越来越价廉,普通人可以获取到的信息比古代任何一位帝王都要详尽与具体,但是我们却丧失了主动探索的动力,只在避风港中享受被自己主动选择,或者被别人伪装欺骗的信息围墙之中,“丰富”这个词汇有时候并不是褒义词,让一个人失去选择的自由,未必需要剥夺,有时候给予才是最高明的剥削。深度独立思考是说谎者的掘墓人,而现代社会,贩卖焦虑与快餐文化让人们很难静下心来思考,有时候甚至把金钱当做了唯一的标准,而谁是说谎者?是公司的老板?还是政府官员?其实高明的说谎者从不把自己卷入谎言,甚至你我都不会意识到他的存在。
所以现代社会,可能很难找出谁是说谎者,但至少我们应该学会说拒绝,并保持自己的“口味与品味”,不是普通玻璃那样的二元判断,也不需要毛玻璃那种完全扭曲的世界,而是像百叶窗一样,可以理智的规则切割,同时也不会缺少凝视的魅力与勇气。
但是历史上,葡萄牙曾经在西非洲海岸建立了很多据点,表面上看这些陆上的据点可以成为远航船只的补给站与避风港,船上的水手无时无刻不在祈祷早点到达,但是后来发现,据点的人员因为环境和流行病,最后幸存的人员比远洋的航船上还要少,避风港在某些时候却成为了最危险的地方,时代在前行,多数理论都可能过时,百叶窗也不例外,只有伴风前行,不断思考,才能在每个时代的“百叶窗”后,享受一刻的悠闲与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