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中国为什么出不了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获得者”这个话题,很多人会觉得这是狭隘的民族思维在作怪,科学是没有国界的,这自然有道理,比如说CCAV之前说什么“华裔”科学家成为获奖热门,这才是赤裸裸的狭隘思维,央视这几年叼过太多的飞盘,直逼环球神报,我们要理解家畜的无奈……..

回到正题,这个问题的初衷应该是“我们身边为什么缺少自由的科研环境?”…当然了,其实国内并不缺少科研机构和人员,甚至他们的技术能力世界都很领先,所以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提炼,“我们对待知识的态度是什么?”

越尖锐的问题其本质可能越简单,其实知识就好比由很多基因片段和大量看似无序的碱基对排列组成的DNA序列,但是在中国只有基因被当成了知识,DNA 的其他序列都被“精简”掉了, 比如很多高中为了高考的升学率,从高二就开始进入总复习,音乐,劳动技术,美术….等等课程都被当成DNA的无用序列被无情的筛选掉了,再比如防火长城,绿坝,广电总局等等无一不像溶酶体一样,侵蚀着知识的DNA

所带来的好处是中国教育的知识密度,效率都很高,但是不要忘了,所谓的高密度知识其实是用大量的推导与计算来填充的,这点也是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不得不面对的无奈,为了提升选拔难度只能增加机械强度不管是体力还是精神,但缺点是不言而喻的,脱离了DNA的序列,基因的价值也就值得怀疑,有时候我们会有“知识好像凭空产生来解题”这种感觉,严重剥夺了知识本身所带来的乐趣

你可能会说,“不对啊,考试考出高分这难道不是快乐?考上好的大学这难道不是快乐?进入好的公司这不是快乐?所有这些快乐都是知识为基础所带来的”首先,这些都是快乐,是由知识 为基础带来的,这毫无疑问,不过,重要的是这些不是知识本身的快乐与趣味,而是社会价值观与审美倾向带来的快乐,诚然在现有体制下这种快乐无疑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回到最初的问题“中国人对知识的态度是什么?”可能的回答是把它当作快乐的基础

而真正理想的环境是,知识不仅是众多快乐的基础,其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值得去追求,只有这样才是对知识最崇高的尊重,说来也巧,中国现实与理想往往看似只差了一步之遥,我们是制造业的大国,但却不会创造,我们是教育产业的大国,但却难出大师,我们是资源大国,但人均占有却很低,不过这一步之间的距离恐怕不仅仅“遥”这么简单,这种割裂与矛盾感是否似曾相识?基因脱离了DNA 的比喻其实不仅仅可以用在教育领域…….

诚然,我们有以上种种困惑,但是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终于能够困惑了,因为困惑是辩证的同伴,随着微博,知乎,果壳等等网络平台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渴望“看到更大的世界”,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在计划经济的年代,我们考虑的是买多少,在80 90年代,我们考虑的是买哪个,而现在,我们更多考虑的是买什么,这种从被动选择到主动思考的转变,正是中国正在经历的过程,所以只要用心,总会发现新的世界,  教育的垂直结构也越来越被 网易公开课,course,TED,万门大学 等全新的方式所挑战…..

所以当我们叹气的时候,仔细摸索,你一依然会发现,原来,这个时代困惑与惊喜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