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与权贵
520这一天,哈里王子全世界狂洒狗粮,让我们看到了,皇室也有普通人的一面,君主立宪的魔力在于既限制了权利,又保留了权威与仪式感,
人民需要领袖却又恐惧独裁,而君主立宪或许是目前人类创造力的最优解。
不管是英国的光荣革命,还是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由贵族阶级发起的自上而下的社会变革,贵族 和 权贵,其实反应了世界上政治制度与社会体系的根本不同,这两个中文词汇,都有一个“贵”字,顾名思义,是指社会中处于上层的阶级群体,
而“族”,和“权”两个字是核心
“族”代表了阶级的合法性来源是家族,是来自固定阶层社会形成的惯性权威,比如世代相传的皇室,使用血缘来维系威信与地位,稳定性很高,维持地位的成本是多年稳定社会结构带来的惯性,当然也可以成为“习惯法”,或直接就叫做“法律”。
“权”代表了阶级的合法性来源是权利,来自于对社会的暴力控制所带来的权威,比如太平天国的统治阶级,从农民摇身一变成为天王,所依赖的就是暴力控制,稳定性极差,这也是所谓的“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维持地位的成本非常高。
任何体制要想长期存在,都必须发展出一套完整的体系,贵族政治 弱点在于过于封闭自大,且过于依赖血缘,一旦在继承权等问题上出现争执,容易从内部瓦解,所以他们渴望稳定的社会环境与固定的社会阶级,这就会导致铁匠的儿子只能是铁匠,而贵族的孩子天生就是贵族,扼杀了很多自下而上的政治改良可能性,不过,优点是让非贵族阶级更团结的维护自身利益,最终形成工会等组织,而贵族阶级因为生活稳定,不为生活担心,所以促进了科技与文艺的进步,只有贵族才有大量时间来进行纯粹性的研究。
而权贵政治,弱点在于权利的可流动性,这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给权贵力量,也能反噬力量的获得者,权贵阶级很清楚,只有暴力与恐惧才能夺取与维护权利,能推翻自己的只有和自己相似的阶级,也就是说他们恐惧自己,恐惧社会其他阶级,恐惧自下而上的革命,因为他们自己就是最好的榜样,因此他们发展出了复杂的官僚体系与选拔制度,用利益与希望、阶级流动性稀释社会矛盾,官僚体系与选拔制度实际上缓冲了社会结构中的巨大矛盾也耗费了巨额的社会资源。而处于权贵阶级与官僚体系中的人,往往忙于维持或寻求更高的权利,并不像贵族阶级一样,有充足时间去发展科技与文艺,当权利与利益成为社会结构中唯一的通货,“利益最大化”成了权贵社会的共识,在这个社会中,不管处在哪个阶级的人,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也是权贵阶级希望看到的结果,因为博弈论早就告诉我们,在掌握先手优势的权贵阶级控制下,“追求最大利益”其实就是在维护统治者的最大利益,这场博弈的最优解总会倾向统治者,因为不同阶级手中所掌握的资源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在资源不平等的前提下,利益最大化就是一个笑话,但这一点统治者用“利益”巧妙的掩盖了过去,让其他阶级不好察觉。
这两种社会体制,在封建时代差别并不大,而且 权贵社会 往往会发展的更好,更强大稳定,因为没有血缘限制,更容易实现对大面积国土的控制,且科举制度客观上也选拔了一批来自下层的人才,但是,随着 贵族社会 对科技与文艺的积累,不仅改变了贵族阶级自己,也改变了力量对比,贵族社会让科技尽可能跳过权利制约转化为力量,而权贵社会权利则是唯一的力量,所以随着社会发展,贵族 社会逐渐占了上风,不过,不要高兴的太早,贵族社会 生产力的提升与社会矛盾的积累因为没有类似权贵社会的稀释渠道而逐渐激化,贵族阶级手中的权利岌岌可危,于是纷纷选择了对外扩张与侵略来缓解国内矛盾。
但是,总有一天,贵族社会的矛盾会爆发,而君主立宪则是摆在贵族阶级面前比较好的选项,代价是交出权利换来稳定,缺少斗志追求稳定的贵族阶级也更愿意接受这一点,因为在贵族社会,并不是每个贵族都有机会接触到残酷的权利斗争,很容易就获得了权利,所以也并不是很珍惜,不过,有一样是贵族们不能放弃的,那就是荣誉,这是群体性的认同,也是固定阶级社会最值钱的通货,所以君主立宪其实也就水到渠成了。
Q1.贵族的荣誉类似于中国所说的“面子”吗?
A1.有人说中国人比较要面子,其实我倒不这么认为,中国人要面子是因为利益还不够大,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中国人往往是最不要脸的民族之一。
Q2.你这精日,敢说中国人不要脸?QNMLGB!
A2.我认为只有来自自己人的批评,才是最没有成见的批评,才是最善良的建议,有时候那些赞美之词才是真正的毒药
Q3.你的历史是体育老师教的吗?什么是君主立宪你知道吗?英国皇室的历史你看过吗?文盲请闭嘴
A3.作为P社玩家和历史爱好者瑟瑟发抖,不妨把这篇文章当作寓言故事,纯属虚构怎么样?
Q4.宗教与贵族是西方政治不可回避的问题,请问怎么没有提到宗教?
A4.篇幅有限,为了突出主题,对宗教先不展开讨论。
Q5.你们安静点,吵到我用TNT了
A5.别这样,罗老师…..